
唐氏症是由染色體異常引起的疾病,唐寶寶通常會有特徵性外貌與唐氏症症狀,本篇將從唐氏症是什麼開始帶你了解唐寶寶特徵、篩檢重要性,並分享早療好處、解惑常見問題,最後邀請您捐款幫助唐寶寶家庭,共創美好未來。
一、唐氏症是什麼?從生命開場就不一樣的唐氏症人生
(一)唐氏症(蒙古症)由來&名稱誤解
現代人所熟知的「唐氏症」,其實最早並非如此命名。這個病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862 年,英國醫生約翰.蘭登.唐(John Langdon Down)於 1862 年首次描述。當時,由於種族偏見,醫學界誤將這一特徵與蒙古人種聯繫,將其稱為「蒙古症」。
直到 1965 年,世界衛生組織(WHO)在蒙古人民共和國的要求下,才將這種病症重新命名為「唐氏症候群」,以紀念這位醫生。如今,醫學界普遍使用「21 號染色體三體症」來描述這一遺傳病。
對於唐氏症的孩子,通常我們親切地稱他們為「唐寶寶」,這是對他們的愛與尊重。雖然有時會誤稱為「唐氏症寶寶」,但「唐寶寶」這個名稱更能展現我們對他們的關懷與理解。
(二)認識唐氏症原因
唐氏症是一種由染色體異常引起的先天性疾病。正常情況下,人體的細胞有 23 對染色體,總數為 46 條。然而,在唐寶寶的 21 號染色體卻多出了一條,使得總數變成 47 條。這條多出的唐氏症染色體基因片段,改變了他們的成長過程,並使他們面臨不同的發展挑戰。

唐氏症原因約 95% 的情況屬於「三染色體 21 型」,即在精子或卵子分裂過程中出現偶發錯誤,並非遺傳原因。而其他類型則包括:
- 轉位型唐氏症(約4%):染色體數量與正常人相同,不過由於不平衡轉位(兩個染色體之間發生構造上改變)的染色體核型所導致,部分情況可能來自父母的遺傳。
- 鑲嵌型唐氏症(約1%):只有部分細胞的染色體異常,症狀可能較為輕微。
(三)解析唐寶寶發生機率
唐寶寶的發生機率會隨著母親年齡的增長而上升。30 歲以上的準媽媽,大約有 1/800 的機率懷上唐寶寶;而當年齡超過 45 歲時,這個機率會增加到 1/25。然而,許多人誤以為只有高齡產婦需要擔心唐氏症,但在實際案例中,也出現過 30 歲以下的產婦生下唐寶寶。
儘管唐寶寶的到來對父母來說並非計畫中的選擇,但卻是需要無限愛與耐心來守護的開始。無論是哪一種情形,唐寶寶的生命都值得我們珍惜與關愛。
您的每一分捐款都將是唐寶寶家庭堅持下去的關鍵,幫助他們在成長道路上走得更穩、更遠。讓我們一起為唐寶寶們的未來撐起更穩定的希望與支撐。
二、唐氏症症狀詳解:了解唐寶寶的外表與症狀
(一)唐寶寶特徵:外表
唐寶寶的長相,常帶有一些容易辨認的特徵,雖然不會每個孩子都有,但根據「中國醫藥大學、亞洲大學附屬醫院、國泰綜合醫院」以及唐氏症基金會「唐氏症家長手冊(幼兒篇)」多數孩子會出現以下特徵:
-
臉型較扁平、鼻梁扁塌、上顎狹窄
-
頭短畸型(扁平)、脖子短
-
眼裂(上下眼皮之間眼球露出來的部分)往外上揚、兩眼間距大
-
鼻樑低平、鼻子較小
-
耳朵外型較小或略為畸形
-
嘴巴小、經常微張,舌頭比例偏大常外吐
-
牙齒異常
-
手掌較寬短,可能出現單一橫向掌紋(斷掌)
-
四肢與手掌粗短、小指第五指彎曲
-
第一與第二腳趾間距較寬
這些外貌,雖與一般孩子不同,但每位唐寶寶依舊有自己的神情與笑容。他們和你我一樣,都是家庭的心肝寶貝,只是需要多一點時間和耐心去陪伴。
(二)唐寶寶特徵:身體症狀
除了外觀上的特徵,唐氏症還可能伴隨一些內在的健康與發展困難。根據「中國醫藥大學」與「亞洲大學附屬醫院」的資料,唐寶寶可能會面臨以下幾種常見的健康問題:
-
心臟問題:約 3~4 成唐寶寶有先天性心臟病,如心室或心房中隔缺損。
-
腸胃道異常:可能出現先天性腸胃道畸型、無肛症、十二指腸器官異常等問題。
-
聽力障礙:高達 8 成會有聽力的缺陷。
-
視力異常:包括白內障、眼球震顫、近視、斜視等。
-
甲狀腺功能異常:約 1~2 成唐寶寶有甲狀腺功能異常問題。
-
骨骼與關節發育問題:脊椎骨不平衡(第一頸椎和第二頸椎容易鬆脫),亦有可能出現脫臼或發育不全問題。
-
免疫系統較弱:容易感染慢性上呼吸道感染、口乾症、口腔潰瘍、念珠菌感染等。
-
神經發展遲緩:語言、認知、動作發展普遍落後同齡兒童,輕至中度智能障礙。
-
行為與情緒困難:注意力不集中、過動症、強迫行為,有些孩子可能出現憂鬱、自閉傾向
-
睡眠障礙:因呼吸道狹小或肌張力不足,而造成睡眠中呼吸暫停。
三、唐氏症篩檢有用嗎?帶你了解篩檢的價值
雖然隨著媽媽年齡的增長,唐氏症的機率會上升,但其實無論是高齡產婦還是年輕產婦,每位準媽媽都有可能懷上唐寶寶。因此,唐氏症篩檢不僅僅是針對高齡產婦設計的,對於所有準父母來說,篩檢都是了解胎兒健康的重要步驟。
唐氏症檢查能夠在寶寶出生前,幫助父母了解胎兒是否存在染色體異常的風險,這樣的提前了解為家庭提供了寶貴的準備時間。不論是心理準備、醫療資源的安排還是尋求協助,都能幫助家庭更好地面對未來。
目前,常見的產前篩檢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,每一項都有其特定的檢查時間、準確率與檢查內容:
檢查項目 |
檢查時間 |
檢出率 |
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 |
約 11~13 週又 6 天 |
可達 85% |
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+軟指標 |
約 11~13 週又 6 天 |
可達 90% |
第二孕期唐氏症四指標篩檢 |
約 15~20 週 |
約 81~82% |
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 |
約 10 週以上 |
可達 98% 以上 |
-
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(約 11~13 週又 6 天)
透過超音波檢查胎兒頸部透明帶厚度,加上抽取孕婦血液,測量血清中妊娠性血漿蛋白-A(PAPP-A)和人類絨毛性腺激素(HCG)的數值分析,以及參考孕婦年齡、體重、人種、懷孕週數等資料,整合計算唐氏症風險值,準確率可達 85%。
-
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+軟指標(約 11~13 週又 6 天)
此篩檢法為於「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」的基礎上,再加入胎兒鼻骨測量、心臟三尖瓣有無逆流、靜脈導管血流等超音波指標進行檢查,準確率可達 90%。
-
第二孕期唐氏症四指標篩檢(約 15~20 週)
此篩檢法僅需抽血,透過檢測 4 項血清指標「檢測血清中甲型胎兒蛋白(AFP)、人類絨毛性腺激素(HCG)、非結合型雌三醇(uE3)及抑制素A(Inhibin A)」的濃度,再綜合孕婦年齡等因素進行確認,準確率約 81~82%。
-
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(約 10 週以上)
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(Non-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,NIPS)是透過採取母血分析孕婦血液中游離的「胎兒染色體」是否異常來進行確認,準確度較高、可達 98% 以上。
儘管這些篩檢方法無法「診斷」唐氏症,但若篩檢結果顯示風險值高於 1/270,醫師通常會建議進一步進行絨毛膜採樣(適合懷孕 10~12 週進行)或羊膜穿刺採樣(適合懷孕 16~18 週進行)來獲得更準確的結果。
唐氏症篩檢並不是為了讓父母感到恐慌,而是為了提供更多的資訊,讓每個家庭可以做出知情的選擇和準備。透過這些檢測,家長將能夠有更多時間來安排醫療資源,並為寶寶的成長做好充分的準備。
四、早一點介入,多一點希望:唐寶寶成長關鍵期必備早療教育
唐寶寶在出生後,常常會面臨發展上的挑戰,例如,智力發展不足、動作協調較差、語言能力落後以及需要長時間陪伴與訓練來達成基本的生活自理。然而,令人欣慰的是,只要及早介入,他們的發展有可能迎頭趕上,克服這些唐氏症的困難,逐漸發揮潛能。
(一)早療是什麼?為什麼唐寶寶需要早期療育?
早療,即「早期療育」,是指針對 0~6 歲孩子所設計的發展支持方案,透過語言訓練、動作協調、感覺統合等,幫助孩子克服成長上的困難,發揮潛能並培養基本的自理與學習能力。
在孩子成長的前幾年,大腦和身體仍處於快速發展階段,此時給予適當的刺激與協助,能對學習與生活能力產生深遠的影響。根據「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」的研究,嬰幼兒的腦部細胞在 3 歲之前會經歷快速發展,若能在這段時間內進行早期療育,效果會比 3 歲之後更顯著。
對於唐寶寶來說,這段時間若能有專業團隊及早介入,協助孩子提升「表達、移動、互動、自理」等日常基本功能。不只能幫助他們克服發展上的困難,更可能為未來打下更穩固的基礎。
(二)早療包含哪些內容?
一套完整的早期療育計畫,通常由跨專業團隊共同規劃,並根據孩子的發展需求量身定制訓練內容。主要內容包括:
- 語言訓練
- 物理治療
- 感覺統合訓練
- 生活訓練
- 親職教育
在這樣的情況下,唐氏症基金會的存在為家庭提供了重要的支持。我們的服務項目包括:
- 早療
- 非營利幼兒園
- 托嬰中心
- 全日型住宿機構
- 身心障礙者日間照顧中心
- 支持性與庇護性就業
- 整合門診
您的小小幫助,將是他們堅持下去的關鍵。一起為唐寶寶撐起更穩定的未來。
五、唐氏症者智力通常為多少?解惑 3 大唐氏症常見問題
Q1:唐氏症者智力多少?
唐氏症屬於染色體異常所導致的智能障礙疾病,大多數患者屬於中度智能不足。唐寶寶平均的智商約在 50 左右,相當於 8~9 歲兒童的認知能力。不過,實際情況因人而異,有些孩子若接受良好的早期療育與教育,也能在特定領域展現出不錯的能力。
Q2:唐氏症壽命會比較短嗎?
傳統印象中,唐氏症患者的壽命不長,但其實情況已大不相同。影響壽命的關鍵因素,通常與是否合併嚴重心臟病、其他先天性畸形,以及後天是否獲得良好照顧有關。
隨著醫療資源的進步與照護觀念的轉變,使得唐氏症者的平均存活期間也隨之而增長。依據「馬偕醫院」衛教資訊,40 年代平均壽命為 12~14 年,60 年代提高為 35 年,80 年代無嚴重併發症的唐氏症者平均壽命更可達 50~60 年。
根據「美國小兒科醫學會(AAP)」約 40–50% 的唐氏症嬰兒出生時患有先天性心臟病。不過,隨著心臟外科手術技術進步、早期診斷普及,以及整體健康管理的提升,唐氏症者的平均壽命已大幅延長至約 60 歲,並持續呈上升趨勢。儘管如此,唐氏症仍與加速老化有關,患者在中年即可能出現早發性阿茲海默症等退化性疾病;未來若能有效成功治療或延緩,其預期壽命可望進一步提升。
Q3:唐氏症會遺傳嗎?
根據「馬偕醫院」,除了「轉位型」異常有可能是由父母之一方所遺傳下來之外,其餘大部分(高達 98%)都是偶發的突變。
六、支持唐氏症基金會捐款,改變孩子一生的開始、為家庭撐起希望
✨我們的使命
唐氏症基金會源自於家長組織,致力於為唐氏症家庭提供相互支持的平台。自 1998 年成立以來,一直秉持著關懷、支持陪伴的理念,致力於幫助唐氏症家庭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支持,透過家庭關懷訪視、專業諮詢、支持陪伴等服務,協助家庭克服生活中的挑戰,成為彼此堅實的力量。
我們的使命是為唐寶寶提供更好的生活與教育機會,依據唐寶寶的年齡、家庭狀況及照顧者狀態,提供從早期療育、安置照顧到健康管理、就業等多層次的全人服務,確保每個唐寶寶都能獲得最佳的成長與發展機會,並讓每一位唐氏症患者都能夠獲得平等的社會待遇和尊重。
✨您的捐款如何幫助唐寶寶?
每一分捐款都將直接支持唐寶寶的成長與發展,包括:
- 提供唐氏症早期療育服務
- 協助唐寶寶的安置照顧、醫療資源
- 支援家庭面對經濟與生活挑戰
- 提供工作訓練、庇護性就業
- 促進唐氏症相關的社會活動與公益宣導
無論是定期捐款還是單次捐款,每一項捐款都將為唐寶寶帶來更多希望與改變。您的支持,不僅是對唐寶寶及家庭的幫助,也讓更多人了解唐氏症,支持唐寶寶過上更美好的生活。
定期捐款:我們提供多種簡便的定期捐款方式,您可以選擇每月固定捐款,金額可依您個人狀況自由設定,支持唐寶寶的成長。支持的方式包括:
-
刷卡捐款
-
Apple Pay
-
Line Pay
單次捐款:若您希望進行單次捐款,我們也提供了多種方便的選擇,讓您可以輕鬆參與:
您的每一份捐款,不論大小,都將為唐寶寶和他們的家庭帶來實質的幫助,幫助他們度過難關,邁向美好的未來。讓我們一起為唐寶寶創造更多可能,為他們的生活帶來希望。